最近电视剧《以家人之名》热播,爸爸李海潮火了,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国民老爸。
李海潮中丧妻,独自带着女儿李尖尖生活,开着一家小面馆。
在偌大的城市里,李海潮只是个小人物。
但是,他养出的三个孩子却都可圈可点:大哥凌霄沉稳优秀、成绩稳居级第一;小哥贺子秋成绩好运动强、勤快懂事;小妹李尖尖,乐观仗义、开朗真实勇敢。
这位看似平凡无奇的男人,在做爸爸这件事情上,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成功的缘由,大抵是因为他身怀这3个“一”:一身好厨艺、一颗善良的心、一份宽容的爱。
一身好厨艺:給孩子最温暖的童底色
《以家人之名》剧中有一幕:
相亲对象问李海潮:你有什么爱好?
李海潮思索片刻,回答:我喜欢做饭。别的也没什么了。
把做饭当爱好的男人,相亲对象或许觉得无趣;但是对孩子来说,一个会做饭的爸爸,却是最温暖的存在。
剧中的大哥凌霄的家庭,充满着压抑。
警察爸爸工作特别忙,经常不在家;妈妈情绪不好,经常失控崩溃。
小小的凌霄沉默孤僻。肚子饿了,自己一个人泡面吃,还说自己喜欢吃泡面。即便是这样,依旧被妈妈抛弃了。
李海潮父女就像小凌霄冰冷童里的一缕暖暖的阳光,照亮了他心底隐秘的角落。
一盘椒盐虾打开了小凌霄“坚硬”的保护壳。
小凌霄与李尖尖手拉手,走进李海潮的家,他的面前开启了一个新世界。
明亮的阳光下,餐桌上摆着糖醋排骨、椒盐虾、家常面……两个孩子头抵着头吃得认真又香甜。
世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李爸爸的家常美食,治愈了小凌霄心底的暗伤。
后来,在养育三个孩子的日子里,李爸爸更是发挥一身好厨艺,把孩子们生活照顾得妥妥帖帖。
他三点半起床去忙面馆的事情,七点准时回家給孩子们做早餐,不管再忙再累,从不曾将就午餐和晚餐。
人生太苦,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甜;甜的味道,就是爸爸的好厨艺。
我的爸爸也是一个好厨子。
记得我小的时候,爸爸工作很忙,经常顾不上回家吃午饭和晚饭,可是他坚持每天为我们做早餐。
他早早起床,摘下新鲜的西红柿、茄子、青椒……清洗、烹炒。
红艳艳的西红柿炒鸡蛋、香喷喷的青椒茄子,搭配一碗北方人爱吃的清汤挂面。
丰富的早餐热乎乎地下肚,五脏六腑都透着满足和幸福。
爸爸说:每天,一家人都要一起吃顿饭;小孩子长身体,早餐一定要吃好。
长大后, 每当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回家吃一碗爸爸做的清汤挂面;或者仿照儿时的味道,为自己做份西红柿炒鸡蛋。
一切烦恼都成了过眼云烟,一阵风一样飘过。
电影《教父》里说:一个男人可以在外面刀光剑影,但餐桌是生活的圣地。只要你坐在家人的面前,要做的就只有扮演好慈父、好丈夫的角色,给予家人温暖和幸福。
愿意为你洗手做羹汤的人,一定怀着深深的爱。
做家务的男人,是最性感的;一个会做饭的爸爸,整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爸爸的一身好厨艺是最亮的光,为孩子的童打上了最温暖的底色。
一颗善良的心: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剧中三个孩子中,小哥贺子秋最令人心疼。
出生在单亲家庭,相依为命的妈妈又离开,外婆不爱,最后被李海潮好心收养。
子秋的妈妈是李海潮的相亲对象,两人并没有结婚,并且子秋妈妈是在向李海潮借钱未还的情况下消失的。
李海潮完全可以不管子秋。可是,当在乡下看到小小的子秋,背着大背篓,浑身脏兮兮的状态,他的心软了。
善良的李海潮把子秋当成上天送给女儿李尖尖的哥哥,对他呵护备至。
子秋是三个孩子中最懂事的。
排骨和肉永远让给李尖尖吃,自己吃青菜;看电视不敢笑大声;想吃西瓜不敢自己取,别人给了才吃;半夜起床洗全家人的衣服;有时间就会默默去面馆帮忙……
小时候,邻居婆婆跟他开玩笑说:如果不听话,就会被送走。
乖巧的子秋一下就哭了。
平日里,他乖巧懂事,背后隐藏的是深深的不安全感。
他总觉得自己寄人篱下,一定要多干活、听话、懂事,才不会被抛弃;如果表现不好,可能就真的没人要他了。
李海潮对子秋的“懂事”行为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他夹排骨給子秋吃;及时安慰小子秋说,婆婆说的不对,爸爸永远不会把他送走;他告诉子秋,你是上天送给尖尖的哥哥……
子秋的眼里渐渐有了光芒。
子秋十八岁生日时,醉酒的李海潮的一番自白,令人泪目:
“老天对我特别好,给了我这么好的孩子……我们家子秋,受委屈更多了……没血缘关系,不姓一个姓,咱们也是一家子。”
李爸爸对子秋是真心的好,他看到了子秋为这个家里做的一切,也深知子秋的不安全感,更是用尽全力对他好。
长大后的子秋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完全是因为有李爸爸的善良的爱一直在托底。
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中提到:有被亲密育儿法长大的孩子,安全感一定比较强,与人的亲密度也高。因为他们在幼就得到了妥善的对待,而幼是人类最脆弱的时期之一。
孩子的安全感,只来源于父母。
李爸爸一颗善良的心,给足了子秋安全感。
当子秋的亲爸出现,纠缠为难他的时候,李爸爸安慰他说:别害怕,你放心,有爸在。
没想到,子秋坚定地说:爸,你放心,你老了,有我在。
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养出一个安全感十足、懂得感恩的孩子。
一份宽容的爱:給孩子真正的富足
有一种人,像磁铁一样自带吸引力,会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他。
李海潮的女儿李尖尖就是这种人。
李尖尖的身上,永远洋溢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乐观。
她的这种乐观、热情、开朗的性格,与爸爸李海潮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
失去了妈妈,没关系,还有爸爸在;成绩倒数,没关系,开心就好;不爱学习,没关系,刻木雕也不错。
在别的家长都在拼了命地把孩子往上拽的时候,李爸爸给了尖尖最大自由和宽容,允许她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爸爸宽容的爱,滋养出孩子富足的心灵。
瞿秋白曾说过: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免疫力。
李尖尖没有因为自己成绩差,就自暴自弃、妄自菲薄;
面对哥哥们的离开,虽然伤心但最终也能坦然面对,并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
她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喜好,不需要人监督,一直坚持学习木雕,大学毕业后开了自己的木雕工作室。
可以说,李尖尖是这三个孩子中,最出色的那一个。
这个看起来任性、无争的孩子,活成了一个小太阳,照耀着身边的人。
反观尖尖的好友齐名月,她成绩优秀、家境良好、长相也不错,一开学就选为班长,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她却并不自信,性格怯懦。
因为她的妈妈始终觉得,女儿不够好,不够优秀。
女儿考了第二名,她就说女儿是“万老二”;女儿选什么颜色的衣服,她要做主;女儿点菜,她不满意地否定。
有时候,父母的“为你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
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
有条件的爱,禁锢的是孩子勇敢追光的灵魂。
冰心在《不为什么》中,写了一个很美的故事:
幼小的我,走到妈妈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
母亲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力量的源泉。
宽容的父母,允许孩子活成他本来的样子,而不是父母希望的样子。
有人说,任性、成绩倒数的李尖尖,是剧里命最好的。
其实,孩子之所以善良勇敢、乐观坚韧,活得像个小太阳;那都是父母宽容的爱在闪耀光芒。
作为父母,包容孩子的不完美,允许孩子做自己,是真正的富养,是对孩子最宽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