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李海潮被嘲“在逃圣父”,现实中有他这样的人吗?

  《以家人之名》热播中,这个两爸三娃的家庭,正如齐明月所说,全天下都找不着多少家这样的,5个人以一种神奇的方式粘合在一起。而正如每一块钟表都有一个轴心,这个五口之家也是,轴心就是李海潮李爸。

  李海潮在剧中是一个善良的中男人,他开了一个小面馆,生了一个女儿,可惜妻子不幸去世,自己就成了单亲爸爸。但他没有消极堕落,而是积极乐观,对身边的人都很善良,新邻居搬来了,他去搭把手,见到邻居也会打招呼。相亲对象都还没聊熟,就大方借给人家一万块,被卷钱跑了之后还大方收养了对方的儿子。

  这个五口之家的成立就是因为李爸。一开始是李爸和李尖尖两个人,虽然中丧妻,但李海潮并没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阴霾,还对女儿谎称“妈妈去海上当仙女了”,让女儿不会因为没有妈妈而在遗憾当中长大。后来李海潮又收养贺子秋,再后来邀请凌爸把李家当成自己家多来吃饭,帮着工作繁忙的凌爸照顾凌霄,这就变成了五口之家。

  虽说子秋是收养的,可李海潮是真正把他当成亲儿子养,刚到家没多久就给他买了新拖鞋,吃饭的时候给他夹肉,学习的时候端牛奶。孩子高中时候一家人过,李尖尖吵着要买手机没得,那边贺子秋已经用上手机了,款式在当还是新的,不便宜呢。

  不仅收养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对待卷走自己一万块钱的贺梅,李海潮也是宽容至极,毫无怨言。多以后贺梅拿出3万块钱换他说通货膨胀,李海潮竟还了2万说该多少就多少,多出的一分不要……

  这样博爱的人设,让李海潮被调侃为“巴黎圣母院在逃圣父”,有观众不禁思考:李海潮这个角色,人设是不是太过完美了?现实中当真有这样的人吗?

没有一个父亲是完美的

  《以家人之名》的三位爸爸,没有一位是百分百完美的。凌爸忙于工作,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因为女儿夭折深受打击而性情大变的妻子陈婷,陈婷的出走他是有一定责任的。贺子秋的生父赵华光不要他,等到贺子秋长大成人之后又想认回来,他是一个自私的人。

  而李海潮李爸,其实他也不是那么的全能。比如说,他知识水平不高没法辅导李尖尖学习,也不善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李尖尖的文化成绩很差考不上心仪的央美。

  剧中李尖尖很轻松地对齐明月说:“我爸对我的期望特别低。”看得出来,她学习的动力真的是特别不强。虽然用了齐明月妈妈逼着学来衬托李海潮的“好”,但其实两种都不算好。

  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子之计深远”,如果是一个完美的爸爸,他会懂得用自己的方式激励孩子主动学习,激励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如李尖尖想考的央美)。也许他会可以对孩子的期望低,但要让孩子知道:虽然我对你的期望很低,但我希望你能尽力,只要你尽力了,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不会遗憾了。

  但剧中的李尖尖不仅万考试倒数第二,而且还满不在乎,搬出歪理:“她眼学瞎了,她眼镜片这么厚!”如果从功利一些的角度来看,李海潮在这一块的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所以,李海潮在剧中的人设并不是完美的。他勤劳善良,对李尖尖很宽容,对贺子秋大爱无私,对邻居友善,这是他身上的美好品质,但他也有局限性也就是能力普通,作为一个父亲能做的只有养大孩子和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没法给孩子更好的资源了,比如没钱送贺子秋出国留学。

  而我想编剧想设计的也并不是“圣父”角色,李海潮有爱但没法送子秋留学,赵华光有钱但没人性,这两人是对比的关系,对比的结果也很明显,李海潮才是贺子秋承认的“爸爸”,这也就呼应了这部电视剧的主题:不以血缘定义亲情。

李海潮“圣父”行为的合理性

  而至于李海潮的博爱,做出把骗自己钱的相亲对象的儿子当亲儿子养,多后相亲对象还3倍钱他却只一分钱都不多要等事情,其实我觉得一来是真心喜欢子秋这个孩子,二来李海潮对贺梅隐隐约约也有几分情谊在。

  贺梅的出场很讨喜,穿着打扮小清新,长得漂亮,浑身散发一股文艺气息,说话慢条斯理,喜欢爱书而且是文艺又浪漫的书,《安娜·卡列尼娜》、《傲慢与偏见》这类的。这样的女人,对于李海潮来说是抓不住的,可望不可即的,但他可以欣赏——作为一个整天操持面馆,极度接地气化的人,当一个浪漫主义者来到自己身边,稍微欣赏和向往一下那梦幻的、虚无缥缈的浪漫主义气息,这不是人之常情吗?

  贺梅没看上李海潮,李海潮是一点都不意外的,他明白像贺梅这样的人,不接地气,也接不了地气,不会甘心平凡。

  他收养贺子秋,一方面是心疼贺子秋,喜欢这孩子,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为了贺梅呢?

  你要闯荡,你就去吧,孩子我替你养。

  也许他心里还有小小的希冀,有一天贺梅闯荡累了,她会不会回来?

  幸运的是李海潮等到贺梅回来了,在花絮中,有一张全家福照片,李海潮坐正中间,贺梅挨着他坐,还亲他,这个意思很明显了吧!

平凡人也有大爱

  其实李海潮真不是什么圣父。

  像他这样,或者是比他更善良的平凡人,不是也有不少吗?以前就看过不少,拾荒老人抚育捡来的孩子长大成人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不是李海潮,换作生活中的随便一个普通人,我想在看到贺子秋灰尘扑扑地在乡下干农活的时候也会被激发爱心。即使不收养他,也会施舍一点财物,小孩子的旧衣服旧鞋子什么的吧……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被嘲“在逃圣父”,现实中有他这样的人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