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高开低走:成于亲情,败于爱情

  “我喜欢纯粹的东西,我不喜欢酒里掺水,我也这样对待我的生活。 ——杜尚 ”

  《以家人之名》一经播出就备受关注,各种热议和追捧不断。一下子就弥补了人们因《三十而已》收尾而导致的剧荒。

  妹妹意外离世、被母亲抛弃,封闭自我却被尖尖拯救的凌霄;妈妈无故失信,被李爸收养的子秋;从小失去母爱,却活成了阳光开朗模样的尖尖。

  三个本无任何关系和血缘联系的孩子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下,在两个爸爸的内外搭配、悉心照料下,彼此治愈,成了向阳而生的存在。

  这样的温情治愈勾动了无数看剧人的心:心疼他们的不幸遭遇,感动于他们的柔情扶持。

  凌霄在父母吵闹,每天坐在楼梯口默默看书时,尖尖一次又一次地出现,邀请他共进晚餐,让我们看见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心底涌过一股暖流。

  当凌霄坐在楼梯上的位置一次比一次更靠近尖尖家时,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正在打开自己封闭的心门。

  当子秋的行李一次次被小尖尖扔下长梯、三番两次往他白鞋子里塞东西的时候,我们心疼小子秋的弱小的肩膀就要担起各种委屈。

  而在田间地头,李爸对着满脸泥污、身背重篓的小子秋说出带他回家时,我们也会如释重负……

  在小小的屋檐下,一个没有妈妈的家庭里:三个性格各异、各怀悲喜的孩子,在一块儿递过去的西瓜、一次共同打过的架、一次开心的大笑中,逐渐打开各自的心门,成了形影不离、人人艳羡的三兄妹。

  宠溺霸道的哥哥、大大咧咧却心思细腻的妹妹、无私大爱的父亲。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都能感受到温情;在一点一滴的生活日常中,我们也在被治愈。

  不是亲情却胜过亲情的美好,成了这部剧最大的看点。

  本以为这样纯粹的深情厚谊会一直持续下去,结果却在不经意间偏离了“治愈成长剧”路线,逐渐向偶像情感剧靠近。

  亲妈来袭、亲爸侵扰,在威胁和道德绑架下,子秋和凌霄被迫出国,离开了他们最爱的妹妹,离开了这个把他们从痛苦深渊解救出来的家。

  离开的九间,他们虽不曾断了联系,却一次也没有回过这个给了他们救赎的地方。

  九之后,他们终于归来。可有些感情却变了味道。

  他们对于李爸养育之情的感恩之心没有变,对于李尖尖的兄妹之情却向爱情靠拢。

  子秋因为尖尖爱吃甜食开了甜品店,凌霄因为她爱吃甜食又害怕看医生,最终选择做了牙医。

  本以为这是对妹妹的宠溺,但纯粹的亲情还是被一次告白打败。

  凌霄希望尖尖把他当一个正常的男人看待,子秋想要征得同意,做她的男朋友。

  很多人吐槽这样的剧情有些狗血,有着烂尾的嫌疑。

究其根本我们会发现:

  大多对剧情不满的背后,考虑的是“他们是否打着温情治愈的外壳,在讲一段爱情?”

  这是一部“以家人之名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真情家庭剧”,还是一部“以家人之名表述爱情的偶像剧?”

  现实中,没有血缘的亲情转化成爱情并不少见,即使融进电视剧中,也并不稀奇。

  可一旦稀有纯粹的东西被掺杂了其他时,接受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在这个大多数人和事都速食的代,我们的生活基本上是各自为营,很少有人会去插手他人生活的喜悲。

  《以家人之名》前半段里,李爸作为一个失去爱妻、生活本就不够美好的人,却对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孩子付出了最真诚的爱,宁愿自己吃苦,也要把他们从黑暗中救赎出来。

  这样的情感太纯粹,也太难得。是我们在现实中,很难企及的高度。

  当这样的纯粹中出现了爱情,似乎就显得多余,甚至是败笔所在。

  但剧情是剧情,剧情可以展露一部分生活,却不能代表全部的生活。

  如果说前半段的珍贵难得是我们理想的存在,那后半段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我们在拥有梦想的同时,也能更清楚地看清现状。

  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它的两面性,影视也一样。

  取其值得学习的地方,去思考我们的人生,而那些我们无法接受和认同的存在,也不必太较真。

  人生如戏,但戏里是他人的人生。即使能寻得我们生活的影子,也不是我们的人生。

  戏可以重拍,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我们可以融情戏里,但要跳脱戏里的人生,过好自己的人生!

《以家人之名》高开低走:成于亲情,败于爱情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