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王漫妮回老家,为什么融不进故乡

  顾佳和王漫妮说:不能输了姿态。王漫妮也是不想输掉姿态的人,所以身上的名牌都还给有钱渣男,做了8的奢侈品店因为渣男原配砸场子,不想被人指点,也辞了职。再就业工作不好找,猎头给的职位都是初级销售,工资只有七八千,比以前少一半。这点钱刚好甚至还不够她在上海单独租个合适的房子。太累了,于是回老家。

  老家的人情热热烈烈,温暖喧闹。家人给她介绍的对象是小城顶尖男人:规划局主任,人称小张主任,研究生学历,热爱小城生活,有志改善小城人民生活,饭店的儿子生病还给垫医药费。她也想着就算有点爱打官腔,上来就五讲四美三热爱类型,但主要看人品。

  小张主任带王漫妮去看电影,没去家旁边的,而去了城南远的电影院。到了以后工作人员把票拿出来,两人蹭了一场电影。王漫泥觉得不适:35元一张电影票,为什么要蹭?

  小张主任说,这不是蹭,是人情来往。这个朋友在这儿开电影院,我来捧个场,他们就会去我妈开的饭馆吃个饭,一来一去,经济上互相没啥亏欠,但就有了人情。在小城,人情的力量很厉害。

  所以小张主任在当地混得很好,谁都认识他。

  但王漫妮不习惯,她觉得好原始,以物换物的感觉。

  所以,她在上海拼得很累,不容易立脚,而回到故乡,也融不进去。

  这就是前些的一个话题,北上广深生活成本太高,大学生纷纷逃离;过一段时间,逃离的大学生已经不习惯故乡了,又纷纷回到大城市。

  没有哪种生存形态符合世界每个角落的人群,每一种生存方式都有好有坏。比如我,不习惯白热化的肉搏,也不习惯小城的人情社会。

  在我看来,人情是建立在独立自主,没事彼此不打扰,有事秒到的情境,秒到也是小范围的。至于办事最好简单。看电影和吃饭明明是简单的两件事,隔老远扯一起,里面的缘由拐来拐去,那会累死。

  跟着小张主任这样的人在小城生活,肯定是安稳的,他在外面吃得开,适应环境,也没有什么占小便宜的心,凭良心讲也是不错,但我非常理解王漫妮是不会跟他走下去的(我刚看到他们看电影)。一个穿着漂亮风衣的都市姑娘跟着小张主任,看电影不去买票,等着别人送票出来,这感觉很违和。好像她在5G了,小张主任还在2G,最多3G。

  所以找对象这件事啊,还是个三观,而不是人好人坏。小张主任这样的人,是小城里的抢手男,但如果你到过三维立体空间,就回不到二维的平地了。

  可能有人会说:到三维有什么好,梁正贤倒是三维了,甚至四维了,还不是欺骗,还不是好几条船?你们女人啊,就是虚荣,宁可遇到渣男,也看不上踏实的接地气的男人。

  也不是,不能这么类比。上海和小城都有渣男,也都有好人。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间久了,人身上的那种气息,还是会不一样。这个气息包括三观,处事方式,审美,生活习惯等等。

  前几周我去蒋村派出所补办身份证,到了拿号,等候,登记,拍照,完成,所有加起来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半小时内还停车免费。当时很感慨,觉得城市的窗口现在办事情好爽啊!

  当然,这只是城市的一个小窗口。十几前,看个演出啊,办个事儿啊,还有人会托关系拿免费票或者走捷径,现在这种情况也少了。甚至于找医生,以前会很焦虑,不知道如何去找,如何去维护和医生的关系,现在可以挂号费贵点,直接网上约到。

  所以顾佳的爸爸给那个儿子出事只能回老家蹭住寄人篱下的沈杰爸爸一沓钱,说关键时刻这个最管用。

  我觉得这句话不是对基本人情的否定,而是简单的交换关系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这样我们才有精力给小范围的家人朋友托底。而每个小范围都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三十而已:王漫妮回老家,为什么融不进故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