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最穷少女姜小果的职场逆袭之路

  要说最近的爆款剧是什么,除了最近天天挂在热搜上的《三十而已》,还有一部类似的贴近生活的青春职场剧,就是《二十不惑》。

  在这部剧中,无论是早出晚归备战考研,还是为了找工作跑遍校园宣讲会,又甚至是好几个实习生激烈地竞争一个招聘名额,都让不少人直呼感同身受,可以说是一部“当代毕业生图鉴”了!

  对于小2哥这种早已离开校园的“社畜”来说,看这部剧还真的是感触很深的呢!

  尤其是剧中一段关于职场新人实习的经历描述,简直不要太有共鸣。

  “实习使人贫穷,日薪一百、交通自理、没餐补、外卖血贵,吃得起的只有张姐烤肉饭,满25减20……”

  相比起来隔壁的《三十而已》,虽然这部剧没有那么的残酷,但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也是很真实的职场教科书了。

  怎样在20+正青春的纪,走对职场路,成为一枚合格的社畜?剧中的女主角姜小果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个答案。

目标明确,为之奋斗

  职场有句名言: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人若没有目标,被动选择,永远摸不到成功的脉。

  在剧中,姜小果是个极度自律且有目标的轻人。

  下面是她在实习当下就给自己立下的人生初级阶段的目标:

  想必大家看完后,都会觉得自愧不如。因为在大学阶段很多人都是浑浑噩噩地度过去的,即使到了职场,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混日子,

  对于这种初出茅庐就有如此明确计划的人,大家自然是十分佩服的。

  其中,姜小果为了“转正”这个小目标,甚至给上司天天端茶送水,只为了搞好关系。有人可能觉得这不是阿谀奉承吗?但是我们都明白,有些职场境况不就是这样吗?你不做不代表别人做的就是错的,至少别人为了目标在想法设法地努力。

  哈佛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

  其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较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25后:

  3%的人25来都不曾更改过目标,他们朝着目标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

  10%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的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

  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成就。

  而最后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常常报怨他人、报怨社会。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就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著名作家蔡康永曾写过这样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想要美好的未来,取决于你今天的所做的选择和行动。

聪慧机敏,随机应变

  关于这一点,剧中有个段落和对话让小2哥十分深刻。

  姜小果的舍友段家宝,因为家境优渥,校里校外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作为一名典型的饭圈女孩,她最大的工作愿景就是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

  所以为了这一梦想,她便尝试去应聘明星助理这样一个职位。

  但是在大学的这几,段家宝就只顾着追星了,在学习上自然是专业能力不过关的,而且也没有社团活动的经历,这显然是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

  不过她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去,只是在写简历的时候,她感到言之无物,无比痛苦,完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写的。

  自然她的结果就是校招频频被刷,于是紧急之下不得不求助于姜小果这个初入职场的“达人”。

  于是,下面这段经典对话就出现了,姜小果把段家宝看似无用的追星经历包装成了一份“完美简历”。

  给明星拍照修图等于擅长摄影技术,修图能力娴熟;参加线下明星见面会等于拥有丰富的大型活动组织经验;微博上安利明星的节目等于擅长病毒营销。

  不得不说姜小果真的太聪明了。虽然戏剧有夸张的表演成分,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姜小果在初入职场能够站稳跟她的这种聪明机智、随机应变能力是分不开的。

  这类人在职场,往往会获得领导更多的青睐,这样的能力特点,也并不是先天能够得到的,跟姜小果自身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古话说的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临场应变能力就是:处理自己已有知识的速度的能力。

努力争取,坚持不懈

  姜小果在去心仪的普凌公司面试时,其实第一次是被拒绝的,不是因为她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之前与该公司的周总发生了一点误会,所以在面对周总的故意刁难时,小果自然是招架不住的。但是她认为,周总所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只能怪自己专业不足。

  所以她回去之后,就针对周总的提问做好功课,渴望为自己争取一次新的面试机会。

  准备好资料再次来到普凌公司的她,遇到了正要上电梯的周总,随即她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举动,将电梯的每个楼层都按了一遍,为自己争取了三分钟的时间。

  于是她不仅回答了周总之前的提问,也强烈表达了自己想来普凌的意向,深得周总和其助力赏识。

  很明显,最后她成功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剧情和巧合几乎不会存在。但是戏剧来源于生活,关于坚持的故事却从来没有缺失过。

  我们非常熟悉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就是一个在求学路上从不放弃、不断坚持的人。

  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却一直践行着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他说自己非常相信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很多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说他们的成功有秘诀的话,那么“坚持”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不畏困难,敢于表现

  在顺利地进入普凌公司后,第一次技能展示,是要以小组形式进行的。

  通过抓阄,姜小果本可以进入其他组,但是来自北大的一名硕士研究生男生要和他换组,理由是C组的其他两个女生是北大土著研究生,和她们同组,这个男生说自己很有压力,会自卑。

  姜小果听完,二话没说,就和他换了组。其实,若论学历,姜小果只是华南大学一个普普通通的毕业生。

  室友知道后也直骂小果,“你是不是傻?北大研究生都不敢去,你去不是找虐吗?”

  小果却这样回答:

  “强组也有强组的好处,我虽然是根草绳,但是我就跟这大闸蟹绑在一块,那我不就是大闸蟹的身价了吗?你没看到其他组的人,都主动上前和我打招呼呢?接着她又说:“她们对我的学历有成见,那我当务之急,就是和她们搞好关系,让她们无法拒绝我的存在。”

  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姜小果从来没有在乎这种身份对比问题,她在乎的只有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能不能在小组中领导他人。

  很多新人初入职场,都害怕和一些专业的“老人”一块工作,怕拖累别人怕被嫌弃。

  但是我们这样想:有机会能和厉害的人共事,不就代表自己也很厉害吗?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更应该好好抓住,来学习和展现自己。

  姜小果的大闸蟹理论就做出了很好的阐释:

  面对能力强的竞争对手,我们不能害怕畏缩,敢于表现才是职场成功的一道法则。

  写在最后: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已经在职场摸滚打爬多,都能在《二十不惑》中找到在职场中的热血和无畏的冲劲。

《二十不惑》:最穷少女姜小果的职场逆袭之路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