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暴露扎心现实:你把别人当人脉,别人只把你当头像

  这段时间,最火的国产剧莫过于《三十而已》,豆瓣评分曾一度飙到了8.1分,人们对此剧的讨论也热衷不已。

  剧中颜值出众,名校毕业,身材姣好的顾佳,圈粉无数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成人世界的真实。

  跟老公创业成功后,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的顾佳,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在婚姻、育儿和生活中腹背受敌,跌跌撞撞。

  这何尝又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缩影。

1、小孩才讲道理,成人只认结果

  剧中的顾佳,有才能也有魅力,长期的学习锻炼,使其气质更佳。

  在外斗得了小三,在家教得好妻子,还能与朋友维持深厚的友谊。

  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连莫奈和梵高都分不清”的王太太,却不得不低头,还要费力巴结讨好,不是顾佳没有傲骨,只是她知道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因为王太太是跨越阶层的钥匙。

  通过王太太的引荐,顾佳得以有机会挤入富太太的圈子。

  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聚会上,顾佳就被残酷的现实狠狠的打脸。

  第一次参加太太圈聚会,她穿上了自己最正式的礼服,背上她最贵的香奈儿包包。

  到了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把包放在自己坐位的椅子上,却被一旁的富太太奚落:“你说那个凳子就那么一点点大,你还要放一个包包在后边,你这样坐着挤不挤啊?”

  初次见面的顾佳环顾周围,才发现其他富太太们,全都把比她贵好几倍的包包随意扔在地上,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

当天聚会结束后,富太太们合照。

  背着260万爱马仕喜马拉雅包的李太太妥妥的站在C位,顾佳面对镜头,只能怯弱的把包藏在身后,僵硬地和其他富太太们拍照。

  讽刺的是,当顾佳在回家路上,点开其他富婆的朋友圈时才发现,她们都不约而同的把自己单独P掉了。

  最让人起敬的也在这里,换成常人,只怕是以“挤不进的圈子就算了”安慰自己,顾佳却是发个狠,硬是在欠着外债,房子抵押出去了的情况下,买了只限量版的爱马仕,再配以自身的能力和学识,成功踏进了富太太的圈子里。

  后来,看着富太太们发的朋友圈中,顾佳那从容淡定的样子,不禁心里暗爽。

  我们或许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再努力一点。

  想要跨越阶层,除了外在的条件,自身过硬的本事也必不可少,如果不是因为顾佳出众的才能和学识,又如何能使自己跨越到更高的阶层。

  与其削尖脑袋脑袋往上爬,不如扎扎实实的给自己打基础,想要爱马仕,也得背得起香奈儿!

  待到东风来时,再乘风破浪而起。

  当你弱小时,身边坏人最多,只有当你足够强大时,这个世界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2、人脉的基础是匹配的实力

  前段时间,跟一位网友聊天,说起她侄儿的学费,又让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她们所在的城市是四川一个三四线城市,她妹妹在家全职带娃,妹夫在一家厂里面上班,平常工资加上加班费,一个月有6千多块钱,一也有7万多。

  就是这样的工薪家庭,她妹妹却把儿子送到了一所每8万学费的贵族学校读书,她妹妹说圈子很重要,好的学校能让他认识很多有钱有势的人。

  为了小孩读书,她们把拆迁赔的房子卖了一套,一家人省吃俭用,一到头也不剩什么钱。

  这还算了,因为钱的问题,两口子之间争吵逐渐增多,妹妹老是嫌妹夫这不行,那不行,没能力,没眼光,也没出息,矛盾也日渐增多。

  谁曾想,孩子进了贵族学校只是开始。

  随后两万元一的英语辅导班,六百元一节的钢琴课,小孩子喜欢攀比:名牌衣服,大牌包包,耐克阿迪限量款鞋子,咬牙也要给孩子装备上。

  学校每都组织的海外研学活动,动辄几万起步。

  班级群里的活动费、赞助费,更不能落后。

  原本以为进了贵圈就是贵人,却不曾想只是给孩子报了一节金钱游戏课。

  最后,刚读完四级,不堪重负的家庭只能把孩子转回公立学校读书,两个人之间也因日积月累的矛盾而离了婚,妹妹正借住在她家里。

  贵族学校,学费只是入场券,一般工薪阶层的人,就算进去了,基本也处于被鄙视的底端,很难学有所成。

  尽管我们倡导人人平等,可人就是分了阶层的。

《三十而已》暴露扎心现实:你把别人当人脉,别人只把你当头像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