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里经常出现的小摊贩一家究竟在表达什么?你看懂了吗

  《三十而已》最近正在热播,这部剧讲述的是三个龄处在三十岁的女人在各自身份下的奋斗故事,很多观众都被主人公们的故事所吸引,然而剧中却总会出现这样一副场景,不知道细心的观众你有没有注意到?

  一个小摊贩,一个快递小哥,还有他们的孩子,这一家三口多次出现在影片中,你注意到了吗?

  和很多影视剧一样,他们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仔细看了演员表,也没发现他们的名字,然而就是这一家三口,却和三个主人公都有些交集,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含义?

1、交集。

  快递小哥给由江疏影饰演的女主人公王漫妮送过快递,王漫妮上班会经过小摊贩。

  由童瑶饰演的女主人公顾佳的孩子曾和小摊贩的孩子一起玩耍过,并且童瑶和小摊贩一起找过孩子。

  由杨玏饰演的主人公陈屿曾在下雨天帮助过小摊贩。

  由毛晓彤饰演的钟晓芹养的猫猫跑丢了以后被小摊贩孩子捡到。

2、影片里两个孩子的背景。

  顾佳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很优越的环境中,父亲是一个企业老板,母亲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女强人兼全职妈妈,住着豪华的别墅,上着知名的学校,上学放学有专车接送,回家有保姆。

  而小摊贩的孩子,母亲靠小摊挣钱,父亲是一个快递小哥,每天父母亲都是风里来雨里去,孩子除了上学就是跟着母亲在小摊位,偶尔帮帮母亲,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

这种多线叙述结构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在我看来,主人公只有顾佳有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情节在里面,多半想表达这两个孩子的一些事情。

  顾佳,很强势,作为母亲,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母亲,她一心想把最好的给孩子,甚至放弃了工作做了全职妈妈。

  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知名的学校,不惜委曲求全,明明不喜欢王太太却还要为了孩子去求人家。

  在孩子受到欺负时,挺身而出大打出手,把一个护犊子的母亲表现得大快人心。

  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各种班都想报,对待孩子完全是圈养式教育。

而小摊贩,能够给孩子的又有什么?

  每天早早带着孩子出摊,孩子在摊位上吃早餐,自己忙完生意还要步行送孩子上幼儿园。

  下雨的时候,自己要忙着收摊,孩子只能站在旁边,用手触摸着水流。

  孩子头发长了,父母齐动手,只为省下一点钱。

  孩子无聊的时候,爸爸忙里偷闲用小本给孩子画了一个动漫,看着小本上蜗牛一步一步地向前爬,孩子就很开心。

  而这个时候,顾佳的孩子却在马场上学着骑马。

  在摊边看到一只活着的蜗牛,小家伙就玩得更开心。

  下班时爸爸骑着三轮带着他,他拿着抓到的蜗牛,妈妈骑着电动车,一家人其乐融融。

  家很小,只有一张床,孩子睡在最中间,看着爸爸用创可贴包住的受伤的指头,孩子不知道心里想的什么?

  他起身站在窗子边上,看着街上的车来车往,然后用了很多创可贴在窗子上贴出来一个大大的房子,这可能是孩子心里的家。

  又一次的晚上,坐在爸爸的三轮车上,黑夜下的霓虹灯,照在孩子的身前,孩子伸出手,试图触摸着光,嘴角露出微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莫名的心酸,同时又觉得很温馨。

  小摊贩对孩子基本上都是放养式教育,能够给孩子的不多,但是我却并不觉得这孩子过得不好,相反的,这一家人虽然处在社会最底层,但是他们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坚强地活着。更重要的是,他们很知足很快乐,孩子对未来也充满了渴望。

  这两个孩子谁会更幸福?

  有人肯定会说,当然是顾佳的孩子更幸福,毕竟起点就比普通人高,上着名贵的学校,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享受着专职家教的辅导。

  这一切都是所有母亲想给自己孩子的,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实力。

  就像小摊贩一家,肯定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活成顾佳孩子一样,但是身份毕竟有差异,他们一家能够给孩子的只有这样的生活,想必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和他们一样,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了孩子最好的。

  要是真正论起幸福,他们都有各自的幸福,这种幸福和物质无关。

  偶尔有时候,我反倒觉得作为顾佳的孩子,或许也是一种不幸吧,从小什么都要被安排,不喜欢画画却要被逼着去学,不喜欢骑马也不得不去骑,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这一切都是自己认为能给孩子最好的,但是孩子真的会因此而快乐吗?我看并不一定,大家觉得呢?

《三十而已》里经常出现的小摊贩一家究竟在表达什么?你看懂了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