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12集,和约稿人谈了下总体感受。
《二十不惑》刷了12集,总体感觉剧情还是挺悬浮的,那些夸剧情现实的需要看眼科了,大量巧合和玛丽苏剧情,让人生气。想从长相最平凡家庭最一般咖位不高戏最多的姜小果切入,题目方向是国产编剧们做个人吧,别把后浪当韭菜了。
因为不可抗拒因素,这个选题被毙了。
我对《二十不惑》却不吐不快。
在很多网友眼中,这部剧真实又现实,也会想到自己的大学时光。
如果在某音上刷一小段,确实很能拉好感。毕竟《二十不惑》在现实场景中下了一定功夫。
就以姜小果为例,名企实习生,社畜一样的存在。
她在名企当任劳任怨的社畜,因为家境一般,勤勤勉勉当社畜,来源于她的生存焦虑。
成绩优秀,连续四拿到一等奖奖学金。原生家庭不能打,依旧没有申请助学金,可以看出她好强的一面。
然而,姜小果不忍油腻领导四处撩骚,愤而辞职也合乎情理。
因为姜小果的前任,就是罗志祥一样的劈腿爱好者。
这段惨痛的早恋经历,导致她受不了渣男的存在。
梁爽男友被她扒皮,也是出于同样的情感逻辑。
从这些事情,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姜小果的血肉。
但是,这种事件凸显性格,性格推动事件的桥段,并不太多。
《二十不惑》的不足就在于,它太仰仗巧合事件来营造冲突,导致人物形象失真,故事悬浮。
大家都知道,姜小果是苦出身。
大四依旧用着高二时买的苹果5。
大家可以品一品,姜小果高二就能买并不便宜的苹果5。
关于苹果5的价格,我们也可以从剧中细节推测出来,姜小果大四时正是2018,高二时2013。
我找了下相关数据,发现苹果5(2013最新款系列)的价格是4000+。
按照姜小果抠搜的性格,这款手机要么是前男友送的(心安理得将前男友当提款机),要么就是姜小果母亲扮土豪,像送她送古驰包一样,送她苹果。
然而,姜小果母亲买包的行为,本就让人很疑惑。
一个只有退休金,兼职靠打麻将,赢几百块就喜上眉梢要转到银行卡里的老妇女,总会让人感觉很奇怪。
我不是说姜小果家买不起这些包,而是这种有底层家庭出身的家庭,做出这么壕的消费举动,很容易让人感觉剧情失真。
《二十不惑》没有打磨好小细节,成为剧情槽点。
比如姜小果为庆祝自己出差,点牛肉盖饭分成三份。
这合乎她精打细算的形象。
她为跑业务,租段振宇的车。段给她的报价是一天二三百。
按照姜小果这种能说会道的人设,她给出的正常反应,哪怕是撒娇,也比答应用钱说事儿就好。
为啥这样说?
一则违背了姜小果的抠搜性格,二则说明姜小果智商下线。
因为凭借姜小果的聪明劲儿,肯定知道段段振宇这样的富二代根本不在乎钱,他用钱刁难姜小果是行为惯性,而非真正目的。
姜小果完全可以用其他招数应对,才是段振宇想看到的。
毕竟,姜小果是红楼三子中最懂人情世故的存在。
石头曾吐槽姜小果请客是铁树开花,可以看出红楼三子聚餐,她从来不请客。
能够和不同阶级间的同学打成一片,姜小果不仅仅是懂得任劳任怨,她会有相当高的情商。
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是,姜小果的情商忽上忽下,让人迷惑。
她在职场上是打不死的小强,不是业务能力强,而是主角光环太大。
姜小果能进入普林资本这样的投资公司,从同事自我介绍时,大多数北大港大级别的名校,也能看出这家公司对学历会有硬性指标。
底牌只是双非一本的姜小果,也觉察到差距,都没好意思说自己的学校。
更骚包的还在后面,姜小果率领两位有项目操作经验的北大高材生,临时修改方案,竟然拿到项目评估第一。
看到这一段,我非常佩服那些依旧敢说《二十不惑》是一部真实的青春剧。
我觉得这样的桥段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名校毕业的同事都是草包,就姜小果这种双非一本的学生最牛?
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
如果电视剧让人相信姜小果的实力,是天纵奇才,那就拿出职场剧该有的范儿,展现出姜小果的方案有多好,队友的方案又怎样。
《二十不惑》没有展现具体情节,直接一句话带过,姜小果组拿第一,姜小果最牛。
那敢情这部剧直接叫《绝到你不服也得服玛丽苏之姜小果传奇》得了。
毕竟有这样的剧名,大家就能找到姜小果总能乘风破浪的原因了 。
普林资本老总招聘助理,看到姜小果无知者无畏,敢于拦阻公司财神爷老苏总,果断拒绝前来应聘的优秀员工,给姜小果机会。
是姜小果的主角光环让霸道总裁没脑子。
与客户喝酒,喝得烂醉,该做的事没有做,该问的信息没有问,老总给她收拾烂摊子,还总教老板做事。
是主角光环给姜小果的勇气。
职场上乘风破浪,感情生活也是多姿多彩。
别看姜小果姿色平平,但她总能吸引整部剧中最靓的仔。
和段振宇打情骂俏,一两句寒暄就能让击剑队队长当舔狗,姜小果才是玛丽苏本苏。
《二十不惑》能出现姜小果这样的人物形象,不过是国产编剧给普通平凡女孩子的编造的神话。
对比剧中的另外三个女孩,一个是高颜值的仙女,一个是家庭背景优渥的富二代,一个是中产阶级子女的游戏控,她们那个代表的人群,远远不如姜小果更多。
因为姜小果更普通更常见,增加她的戏份,就是为满足更多的受众。
《二十不惑》就像其他没追求的霸道总裁言情剧一样,让这些观众相信,虽然你很普通,但你可以想得美。
这种不讲现实逻辑,剧情悬浮的青春剧,几乎以谄媚的态度取悦观众,到底是创作者的鸡贼。
求国产编剧做个人吧。
后浪们不应该是你们收割的韭菜,他们值得用好作品来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