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热播都市电视剧《余欢水》很火,虽然它只有12集,但内容跌宕起伏非常有趣,豆瓣打分8.4分。
内容大致讲述男主角余欢水(郭京飞饰)从一位极其窝囊的中男性经历些事情后,重新活出自我的故事。
看似这类题材极其老套,但就是这样的剧情好像能够引爆我们国人的痛点,所以即便只有12集却收获了无数的心。
爱撒谎、没胆、被欺负,“攻击性”基本为零
余欢水大概是极其衰的男主角了。
虽然生活在大城市,有房有车(后来给妻子买了),但活得极其窝囊。
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一样,
老婆想尽办法和他离婚、遭受朋友的戏耍、被同事瞧不起、拥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
“活得生不如死”就是剧情的开篇,几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窝囊的让我们即可恨又可怜的他。
家里没有牛奶,老婆就像指使孙子一样对待余欢水,但他毫无怨言,即使撒谎也要在老婆这里维持一个好形象。
面对邻居带狗进电梯无理的指责,甚至这一刻很多人觉得他活得还不如一条狗。
在公司混了多,甚至自己有事请个假都被领导数落侮辱半天,连自己曾经的徒弟都可以在他头上拉屎。
看到这里,很多人没办法嘲笑他,因为好多人卸下自尊和伪装后,不就是余欢水吗?
就像当下流行的一个词「社畜」一样,没钱还要装一副大尾巴狼样。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社畜,其实大意就是白领阶层过着被压榨、无休止泯灭人性的畜生一般的社会生活,事实上就是讽刺人的极端工具化。
以前我们提到白领总觉得很高端,但现在CBD里的白领真的很高端吗?
看看中午吃的外卖就知道了,虽然是脑力工作者,却有时候活得不如畜生呢,这就是他们自嘲的方式。
没钱也就算了,甚至有时候连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这也是压垮中人最后的一根稻草,无数中危机者的无奈。
被误诊癌症,攻击性全然释放后的舒爽
一次喝假酒过多导致头痛去医院误诊癌症后,余欢水彻底转变。
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曾说过:
当假自我成长到某个阶段,个体就会变得贫乏……
最终,真自我开始冒险涉入,来体验生活。
这里的「假自我」指的是我们对待社会戴的一个面具自我,更多为的是迎合他人和社会用的。这部分每个人都有,但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用假自我来面对社会的话,这个人一定活得既虚伪又窝囊。
而「真自我」就是褪去面具后,真实的自己,这部分由于早父母或者社会的干涉,导致我们不敢把这部分展现出来,所以经常是被压抑下去的。
可经常压抑下去的「真自我」并不会消失,它一直在我们内心深处,通过各种方式唤醒我们。
在现实中,我接触的来访者潜意识会通过持续的过不好生活、抑郁症、甚至生病来唤醒它。
而余欢水正是通过疾病唤醒了它,具体是怎么唤醒的呢?
就是「攻击性」完整的被释放出来了。
他开始破罐子破摔,对着蛮横的邻居泼油漆、威胁领导要封口费、为了要回钱跟哥们撕破脸、在小舅子面前撂下狠话……
看到余欢水发泄后的舒爽,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我看了通宵),因为前面剧情也会投射给我们压抑的感觉,后面释放后,就像我们自己被释放了一样。
每个人都会遭遇中危机吗?
喇嘛哥在《狗日的中》中说:
中是个卖笑的龄,
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
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
中危机(midlife crisis)在上世纪60代最早由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提出。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把35岁到退休这一阶段定义为中时期。他发现虽然很多人在这一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比如一定的积蓄,较高的社会地位,美满的家庭……尽管外人看来一切很美,但他们往往感到空虚且苦闷。似乎不知道自己整天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精神分析家Elliot Jaques所说,人到中,意味着“死亡不再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也不再是失去他人的经历,而是成为了和个人息息相关的事。”
有研究表明,人们普遍相信中危机确实存在(Freund& Ritter, 2009)。例如,英国一则调研显示,超过50岁的成人中,约有半数人声称自己曾经历过中危机(Robinson & Wright, 2013)。
谈到中危机,其实无数人可以想到一词「限定」,活在上有老,下有小,事业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其实最让人挣扎和绝望的。
就像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换成余欢水在大结局最后的话说就是:人的痛苦就是因为还有明天。我这里想加一句,因为自己的无能,明天的自己还一样很糟糕和不可控。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心理能量会随着龄的增长开始慢慢由外向内。于是当到了要关注内部需求时,除了那些社会定义的成功之外,“我”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到底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思考。
但那些可以和自己和解并且接纳自己糟糕、局限和阴暗面的人可能在这个阶段会更容易度过。
余欢水经历误诊的“死亡”经历后,攻击性彻底释放,真自我出现后,竟然可以击败歹徒。
当警察给他英雄称号并予以10万见义勇为奖金后,彻底让他开始反思自己人生的意义,好像从这个时候他开始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该干嘛了。
当然电视剧中大多数主角的结局都是完美的,可现实生活的我们也并非遇到中危机就束手无策。
我们可以重新梳理自己拥有的,然后重新定义自己并且坚持付之行动,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很多时候中有危机,但有时也是转机,我们的潜意识很有智慧,它会通过各种方法帮助我们唤醒那个封存已久的自我。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希望“40岁余欢水的‘窝囊人生’,不要吓坏了20岁轻人。”
当我们重新找到人生意义的时候,你我都不会迷茫。
最后附上余欢水结局的自白,愿你可以生活艰难却不失勇气,你我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