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真的是让人看到想要自闭的那种。
建议不要叫什么《亲爱的自己》,直接改名《自闭的自己》好了。
都已经12集了,男主还是没有找到工作,并且有回老家的打算。
女主也没有解决掉袁姐这个大麻烦,陈一鸣的时间似乎跟女主是不同步的。
女主说一个月时间竞争,男主已经失业一个月了。
……并且女主动不动就暴脾气,忽视陈一鸣,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塞给别人。
让别人认同自己,并且还觉得自己都是在对别人好,这一点真的没救了。
就像看到孩子的家长一样,把自己认为对别人好的强加给别人。
相反,看看陈一鸣就没有把自己想要的强制给过一次李思雨。
在家里乖乖做饭,花了那么多的心思和时间,被李思雨一句没心情就拒掉了。
先来说说编剧的锅。
这部剧到现在收视率始终上不去,跟剧情真的不好看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从前两集追到现在的我,真的每次都提不起看更新的动力。
隔壁的剧一次更8集,一口气都能看完。
相反,这部剧看起来就感觉很累,剧情很枯燥无聊。
如果不是因为主角是刘诗诗和朱一龙,可能更没人会看了吧?
编剧真的有够偷懒的,主要人物线就那么简单几个。
主角们都在围着自己的男女朋友转。
陈一鸣就更加悲催了,除了放炮哥一个朋友偶尔能聊几句,剩下的就是李思雨。
李思雨每次聊天还主要是关注自我,把负面情绪发泄给陈一鸣。
很少真正的去听陈一鸣内心想要什么。
李思雨日常时间可以选择公司内斗,跟袁姐斗法;
还可以选择三个闺蜜一起吃饭逛街;
甚至可以选择约一约子茹姐谈谈生意也不错。
剩下的时间才能够留给自己的失业男朋友陈一鸣。
就说陈一鸣吧,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了8,说辞职也就辞职了。
既然在原先公司做得这么好,怎么就没几个好朋友可以聊聊了?
吐槽吐槽公司的骚操作也是可以的啊。
或者几个工作时得力的好朋友一起出来吃吃饭聊聊现在就业行情也是不错的。
可是一个都没有,陈一鸣表现得跟个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一样。
海投简历,一次次无功而返的面试。
这真的是一个拥有8工作经验和做出来过大项目的职场人该有的遭遇?
期望薪资从40万降到一20万,这么低还是没有公司收留。
不说能找到多么好的工作吧,在上海一20万的工作对于陈一鸣这样的工作经历来说还是不难的吧。
再不济,陈一鸣这样的也会有朋友去帮他介绍,有内推可以试试。
可是到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有陈一鸣在家做饭,在家颓废盲投简历。
非常丧,又颓废,这种情绪面对李思雨的时候还不能抱怨,还要掩饰。
天哪,这种生活真的太抑郁了!
我们都知道找工作确实不容易,很多都是要找上一两个月的。
只是用这种实实在在的找工作抑郁感来呈现给看剧的观众,真的是一种折磨。
我们是来追剧的,剧情没有太大起伏,没有戏剧性也就算了。
还要实景展示这种失业和女朋友变态控制欲下的现状。
就算是《当幸福来敲门》也没这么压抑。
陈一鸣还时刻有个不断给自己输送负能量的李思雨,自己失业被拒,还要被女朋友鸽。
再来说说李思雨,看到现在李思雨这种强势的性格真的让人看烦了。
本来陈一鸣心情已经平复很多,想要慢下来好好找找自我。
可是这时候李思雨非要强迫陈一鸣去找工作。
根据现实经验来看,一般着急找的工作很大几率都不是特别好。
李思雨似乎就是喜欢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在别人身上,还以为是帮别人考虑。
对待闺蜜是这样,帮人家还了钱,还不讨人家的好。
事儿也做了,还得罪了人说的应该就是李思雨这种人。
袁姐那边也是,不想当销售总监自己也做了事儿,可就是两边都不讨好。
而且当下属林玲出了问题,明明也有自己的问题,可就是一个劲儿把气发在下属身上。
也许是李思雨一直觉得陈一鸣非常优秀,不会找不到工作。
陈一鸣也一直掩饰着自己内心的焦躁与不安。
在跟郭总聊天中,可以看出来李思雨是一个极度自我的人。
李思雨说陈一鸣非常优秀,不然自己也看不上他。
天哪,这种口气就像是妈妈介绍自己的儿子一样。
而且陈一鸣的性格也很好啊,那么体贴和温柔。
怎么就要因为工作上优秀,所以才看得上呢?
这种看法是不是过于功利了。
李思雨牺牲色相,去陪酒陪笑为陈一鸣换来的工作机会,还想要陈一鸣感恩戴德吗?
李思雨怎么就不想想,他陈一鸣什么时候需要靠关系来获得工作机会了?
这种方式简直是对陈一鸣的更重的打击。
这就是李思雨间接在证明着自家男朋友能力不行嘛。
还各种用强制的口吻央求陈一鸣去郭总那边工作。
并且非常自以为是的觉得这是陈一鸣最好的选择。
陈一鸣要是真的去了,在那边公司还怎么抬得起来头?
也是李思雨在车内的一番话真正打击到了陈一鸣。
本来陈一鸣只是简单的灰心加失意,可是李思雨却觉得陈一鸣总待在家里有问题。
人会废掉的,逼着他一定要出来工作,认为这样才比较正常。
陈一鸣失业也就一个月而已,之前那么高薪,甚至自己失业了还帮李思雨填了几十万的坑。
现在怎么就不能在家里好好想想未来的路了?
都已经32岁了,如果再不好好想清楚,只顾盲目的拼搏,会浪费很多生命。
在家里给李思雨做做精致的饭菜,这不也挺好的吗?
再说了陈一鸣在家里也一直都在找工作,又不是偷懒颓废。
可是李思雨却固执的认为陈一鸣这样会废掉的。
怎么废掉呢?陈一鸣会变得不优秀吗?不是李思雨心目中那个陈一鸣?
这样的陈一鸣就配不上你李思雨吗。
目前来看,李思雨可能工作也会出现问题。
也太容易情绪化了吧,袁姐随便一个小动作,就足以让她对下属发脾气。
一个领导难道不应该更加沉稳嘛?
再说李思雨都32岁了,这样的工作方式真的让人觉得德不配位。
太过于急功近利的李思雨确实配不上陈一鸣。
一个人的能力和存在价值,优不优秀什么时候需要工作来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