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齐明月终于爆发,掌控自己的人生太舒爽

  在蔡康永的文章里看到过一句话,你无法选择你的家人,却可以选择掌控自己的人生。

  刚刚热播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后面的剧情里,齐明月终于爆发,一直以来生活在妈妈的阴影之下的她,要为自己而活,简单的几句让人酣畅淋漓。

  齐明月面对妈妈的质问、打压、还有”为你好“的绑架终于不愿再欺骗妈妈,态度坚决的告诉妈妈,“你知道为什么我高考比模拟考少考了五六十分吗?因为我故意少填了一张答题卡。”

  这段话里,足以看出齐明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而接下来她的话让我们大呼,这姑娘太刚,太清楚自己要什么。

  齐明月接着说,我一定要当记者,我一定要去北京,我一定要去外面看看世界,我一定要去摔跟头,我一定要去吃苦,我要看看我自己到底能奔成什么样子。

  短短的几句话,出现5个“一定”,齐明月太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她太需要一个掌控自己人生的机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用分数衡量,不用身份职业衡量,只跟自己比,跟自己较劲。

  当然,这在大多数父母眼里就是浪费时间,理想主义,但是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人生啊,朴素平淡也好,奔波辛苦也罢,我们甘愿为之奋不顾身。

  以爱之名“为你好”能压垮最后一根稻草

  不是所有的”为你好“都是对的,不是每一句”为你好“就是真的好。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摧毁孩子的自尊,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还记得去的电视剧《小欢喜》中,宋茜为了女儿乔英子顺利高考,不惜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专心为女儿规划未来,细致到连乐高玩具都要管。

  这种爱,逼得英子喘不过气来,逼得她想跳河,站在河边冲着妈妈大喊:“你从来都是凭着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

  可见,这时候的“为你好”已经把孩子推向悬崖的边缘,让压在孩子心理防线上的一根根稻草,直到有一天彻底压死骆驼。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未拿到奖学金,女大学生跳楼自杀;

  18学生因为丢了5块钱情绪崩溃,从18楼纵身一跃,永远不用再听父母的责骂;

  四川自贡16岁的男孩放火烧家后,跳楼坠亡;

  陕西旬阳高二女生从教学楼五楼跳下身亡

  江苏南通15岁学生跳楼身亡;

  ……

  这一件件新闻事件,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很多还正是青春华,躲过了校园暴力,躲过了“坏人”教师,最后却始终逃不开父母的阴影。

  不可否认,苦口婆心说“为你好”的父母们是真心希望孩子能更好,但父母因为太在意孩子的成长,而忘了孩子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成长是一个逐渐认识自我的过程,而不是成为别人的附属品的过程。

  放弃情绪化争吵,多做有价值的沟通

  关于亲子关系,纪伯伦曾说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出于生命自身的渴望所诞生的孩子。”

  显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思考能力,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当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得不到尊重时,他们就会反抗,然后与父母争吵,当父母怒火攻心之际,也是用“软刀子”的时候,一句“为你好”,让孩子将所有委屈咽下去,因为这种时候再强制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就等于是“不懂事”、“不孝顺”、“叛逆”。

  其实,这种争吵是一种无效的沟通,孩子在心里压抑很久后的“反抗”,更多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情绪,“你不要管我”“我不要补课”“我不想去xxx大学”等,这样沟通的在父母眼里是不懂事,是任性的表现。

  而父母一般则会,“我警告你,不要再打游戏”“你以为画画能有什么出息”“你就第三名有什么脸骄傲”等,这样的沟通不仅伤害的自己自尊心,还把孩子越推越远。

  简单来看,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谁会喜欢上来就发泄情绪、否定对方付出、急于提出指示的沟通。

  这种时候双方都应该冷静下来避免争吵,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是父母,作为孩子的领路人,更应该运用一些沟通技巧去引导孩子,合理的表达内心真实想法。

  教育专家张敏也曾在育儿节目中呼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节奏,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应该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用心地助力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掌控自己人生并为之坚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帮孩子选择,为孩子规划人生的出发点本没有错,因为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长不大,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作为孩子,这种时候更应该让父母看到,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并且你也做好来为之付出和坚持的准备,而这些是给父母的一颗颗“定心丸”,也是自己掌控人生的第一步。

《以家人之名》齐明月终于爆发,掌控自己的人生太舒爽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