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没看过《隐秘的角落》,那最近的热门话题可能都插不上嘴了。
比如爬山梗。
秦昊约万茜爬山。
万茜:……大可不必(救命)。
原因是本剧的抓人开头。
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带着岳父岳母爬山,扭头就把岳父岳母杀了,还伪造成失足坠落现场。
刚巧这一幕被三个在山上玩的小孩用相机录下来了。
由此,开启了这个暗黑故事。
首先问一个问题。
你觉得本剧的核心人物是谁?
是我秃头杀人但我是个好人的张东升吗?
如果你看过原著,肯定会脱口而出“朱朝阳”。
在剧版中,朱朝阳这个角色表面看起来是有点唯唯诺诺的。
但是,请注意,本剧表面上的大反派可是张东升啊。
这名字可不是随便取的。
张东升是曾经的数学高材生现在的数学老师,而朱朝阳是级第一并对数学非常热衷。
朝阳。
东升。
注意到了吗?
当你意识到长大后的朝阳就是另一个张东升的时候,回过头来看这部剧,你会发现很多细思极恐的点。
前方高能预警。
我们从结局倒推。
这看似圆满的大结局,事实上只是个梦而已。
对朱朝阳而言,大概是“就像是一场梦,醒了之后还是很感动。”
最强有力的作证,就是严良走进朱朝阳的开学典礼时,整个礼堂的人只有朱朝阳看到了他。
在剧版暗线里,严良和普普应该是都死了。
第十二集题名“角落”的意思,其实是“朝阳东升,也照不亮隐秘的角落。”
本集片头动画的结尾其实也是明确寓意了三个小孩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所以整个第12集,特别像朱朝阳自己告诉警察的版本。
在他的想象中,严良落海之前告诉他“别做第二个张东升”,这其实是朱朝阳自己的心声。
因此在自己“最好的朋友”落海生命垂危之后,朱朝阳也只是特别镇定地给警察打了个电话。
是不是就已经想好要怎么说了呢?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张东升给朱朝阳冰锥让他杀自己。
这个冰锥是干干净净的。
但是回到第11集的案发现场,你会发现,张东升用冰锥刺死朱永平的时候,可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
尤其是当张东升刚刚刺死朱永平之后,去找严良被砸晕,还给了冰锥的特写。
是不是锃光瓦亮?
正常情况下张东升也不会专门再去拿个新的冰锥抓严良吧。
由此可见,冷库里的这场谋杀案,也是值得打个问号的。
毕竟都由朱朝阳自己口述而成。
原著里,朱父和王瑶是被张东升杀的,但却是由朱朝阳主导的。
那回到剧版,朱永平临死前和朱朝阳对话也令人深思。
朱永平倒在地上,朱朝阳说的是爸爸我对不起你。
对不起什么呢?
是对不起意外害死了你的女儿?
还是对不起杀了你?
但是朱朝阳内心也是觉得朱永平对不起他的。
黑化的重要情节点,就是他发现朱永平拿着录音笔套他的。
所以这集标题是“苍蝇”,就像是吃了一碗带苍蝇的甜品。
但又被他不动声色地挡回去了。
所以将死的朱父告诉自己的儿子“忘掉今天,重新开始。”
张东升在前面和朱父就点明了,你以为你很了解你儿子吗?
第10集的开头,讲了一个狐狸(张东升)请三只小鸡(三个孩子)做客的事情。
对应到原著里,是张东升想要灭口仨小孩,但是被朱朝阳反杀。
野生狐狸头骨如下图,大家自行参考。
当你把全剧最大的BOSS和原著一样当作朱朝阳的话,很多事情就有了解释。
比如豆瓣网友发现的张东升那句“你可以相信童话”,其实原台词是“高手”。
在小说里,朱朝阳用一本一个月内编造的日记,讲述了他作为无辜者的故事全貌。
剧版也有朱朝阳写日记的镜头。
剧版丰富了许多细节。
比如张颂文饰演的朱永平和刘琳饰演的周春红,在剧里更加有血有肉有生活。
两人强大的演技也为人物增加了更多的可信度。
导演对于音乐的纯熟运用,让故事节奏和氛围都更加紧凑。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比如对朱朝阳、严良和普普三人恶劣一面的美化。原著“坏小孩”的“恶”有环境原因,比如校园暴力、性侵害等等,但是原著最打动人的,大概是提出了这么一种可能性,小孩子的恶能到什么程度?朱朝阳敢杀人,其一是他聪明,其二是他明确地知道,即使自己杀了人,因为自己没到14周岁,所以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导演自己接受采访时也说,可能很多观众目前还不能接受原著中孩童恶的程度。但其实放到现实中,孩童之恶屡见不鲜。
因此近些我们才会看到许多呼吁承担刑事责任龄应该从14周岁往下调低。
剧版对于未成人的美化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作为观众,或许也可以得到一些关于道德建设的启发。
梁文道针对本剧也写了一篇扩展阅读《“坏小孩”有着怎样的道德?》,强调重点在于我们教育或者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是让他们从头到尾“开心”下去,而是要让他们发现开心有价值,而有些不开心是需要去面对和接受的。
比如,朱朝阳开始的时候也是赤诚善良的,他会收留许久未见的朋友,遇到杀人事件也会第一时间想要报警。
但是当他的道德滑坡时,他的选择就是除掉让自己“不开心”的人。
我相信朱朝阳那句“最后悔的事情是给严良他们开了门”是真心的。
但很大程度上私以为朱朝阳后悔的是这之后自己陷入了一个比较艰难的境地,而不是因为发生的这些事情是恶的。
比如朱晶晶的死,让朱朝阳害怕的是失去父爱受到责骂,而不是对一个小生命逝去的遗憾和悔恨。
荣梓杉在这里极其轻蔑地一笑真的太有黑化的感觉了。
剧版在这样的剧情框架下能这样成功,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演员们的出色发挥使人共情。
那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故事会发展到全员恶人的结局呢?
或许每个人看过故事之后,都会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