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套已设好,一步步请君入瓮,解析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

  想象一间不能从内部打开的屋子,屋内仅有一个被杀死的女人与一个坚称凶手另有其人的男人,警方搜遍房间也没有发现屋内第三人的痕迹,那么凶手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就由我们一起跟随这部影片去寻找其中的答案吧。

  电视机播放着著名摄影师劳拉被人杀死的新闻,警方认定凶手为劳拉的情夫:著名企业家多利亚。

  面对指控,多利亚坚称自己是被诬陷,这也是请这位从未败诉过的律师古德曼协助的原因。古德曼告诉多利亚现在一个决定性的证人正在前往法院指控多利亚,而多利亚目前的证词并不具有可信度,古德曼此次前来正是要求多利亚说出更多案件细节以便帮助其翻案。证人将会在三个小时后出庭作证,所以他们必须三个小时内解决所有事情。

  于是多利亚开始了他的陈述。多利亚与劳拉一直保持着情人关系,两人在这次见面后本想结束这段地下关系,不料被神秘人发现并要求十万欧封口费,否则就出面告发他们。多利亚与劳拉无奈,只得按照神秘人要求来到了一所酒店房间。

  而后多利亚被人从身后打晕,他醒来后发现劳拉已经死去,尸体周围散落大量现金。警察通过检查发现,房间窗户无法从内部打开,监控中仅有多利亚与劳拉从门进入,种种迹象表明多利亚就是凶手。

  古德曼听罢,告诉多利亚她的客户有两种,一种是不愿回顾案件但会如实陈述,另一种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聪明,多利亚就属于第二种。多利亚并不服气,甚至有些气急败坏,直到古德曼拿出一份印着丹尼尔失踪的报纸,多利亚才看了看秒表,开始了第二次陈述。

  与第一次陈述一样,多利亚与劳拉是情人关系,三个月前多利亚借口出差实则与劳拉私会,不料两人驾车时与丹尼尔发生碰撞,多利亚的车子抛锚了,而丹尼尔失去了生命。

  而这时一个驾车的路人甲路过,两人演戏躲过后路人。

  随后两人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丹尼尔连人带车推入河中。

  多利亚前去沉车时,劳拉坐在车中等待拖车,一个自称懂修车的老人路过并表示愿意帮助劳拉修车,但修车设备在家中,劳拉只好坐上了老人的车,并通过交谈得知老人是汽车工程师,其妻子是曾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劳拉到达老人家里后发现撞到的丹尼尔正是老人的儿子,劳拉心生胆怯,修好车后急忙离开了丹尼尔的家。

  多利亚与劳拉分别后,劳拉又通过银行上班的老公将公款转移到失踪的丹尼尔的银行账户,伪造了丹尼尔卷钱跑路的假象。

  多利亚向古德曼提出酒店杀死妻子可能是路人甲,他掌握两人的信息,很可能也猜出两人是凶手,杀死了劳拉的动机是为了勒索。古德曼却直言故事中三个漏洞1.威胁短信意义何在,2凶手为钱而来为何尸体周围大量现金3路人甲如何自由进出的酒店。多利亚回答不上来。

  古德曼讲了自己的想法,丹尼尔的父亲是潜伏酒店杀死劳拉打晕男主的真凶,并提出证明多利亚无辜的唯一方法是证明丹尼尔父亲杀死了劳拉,丹尼尔的父亲冲动之下为儿子报仇的作案动机十分合理。

  但这种说法也变相承认了多利亚和劳拉杀死了丹尼尔。多利亚提出如何解释丹尼尔父亲能够不被发现地出入的酒店,古德曼拿出案件现场报纸,里面赫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丹尼尔的母亲。

  古德曼接着讲述:丹尼尔母亲本身就是酒店员工,而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丹尼尔的父亲提前潜入房间并不是难事,之后丹尼尔妻子从外部打开窗户,丹尼尔父亲逃脱,这样无论是动机手段都可以解释的通了。此时一个精妙的故事便产生了,在丹尼尔案子发生时,多利亚曾伪造了案发时身在巴黎的证据,他可以利用这些证明丹尼尔出事时只有劳拉一人,自己与此事无关,劳拉事后请求与自己在酒店见面,接着自己被诬陷,这样多利亚就成为了一个完全的受害者。

  古德曼告诉多利亚,目前需要证明一件事,即劳拉与沉车有关。他们可以找到丹尼尔的车,往里面放入劳拉的随身物品,以此让死去的劳拉独自担负杀死丹尼尔的罪行。多利亚提出还有漏洞,路人甲见过自己的脸,也将会在法庭指认出自己。古德曼告诉多利亚根本就没有什么证人,这只是让多利亚如实陈述的手段。多利亚露出微笑,肯定了古德曼的实力后在地图上标记了沉车地点,得意之时还告诉古德曼沉车时丹尼尔并未死去,但他没有回头路了。

  古德曼极为生气称自己可以帮托利亚脱罪,但改变不了托利亚人渣的本质。多利亚警告古德曼不准说出此事,并要极力为自己辩护。古德曼不允许自己的律师生涯出现任何一次失利。两人争吵之余,古德曼又说出了另一个故事: 丹尼尔案件时是多利亚要求劳拉不要报警,也是多利亚打破了不再与劳拉相见的约定,同样,也是多利亚栽赃丹尼尔携款潜逃,劳拉在案件发生后忍受不了内心折磨。

  为了补偿丹尼尔父母所以冒充路人甲骗多利亚到酒店,同时告诉丹尼尔父母真相然后想要和多利亚一起自首,多利亚在酒店得知自己被骗了之后恼羞成怒,最终杀死了想要赎罪的劳拉,而后多利亚寻找一切事物,伪造了房间中存在第三人作案的假象。

  多利亚听罢并不承认古德曼的推测,坚称报纸上出现过丹尼尔母亲的身影,足以证明房间中有第三人的存在,古德曼提醒多利亚注意细节,照片是合成的,多利亚的母亲并未出现在正对着的镜子里就是证明。

多利亚无法狡辩,承认自己杀死了劳拉。

  就在这时,多利亚的手机响了,古德曼让多利亚回复,并告诉他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探讨,他们需要休息一下,随后走出了房间。多利亚接起私人律师菲利克斯的电话,菲利克斯已经买通了路人甲,多利亚也告诉菲利克斯古德曼是一位很棒的律师,他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了古德曼。接着他胸前的传来嗡嗡的电流声,同时钢笔也渗出了墨水,多利亚拿出钢笔,拆开后里面赫然是一个录音笔。

  多利亚透过窗户望向对面,此时的古德曼律师正与丹尼尔爸爸站在一起,古德曼律师面对着多利亚摘了眉头,撕开脸上的假面,脱掉头套。这位古德曼律师正是丹尼尔的母亲假扮的,而真正的古德曼律师尚未到访。(此处强烈建议去看原片感受配上BGM的震撼)

影片至此结束。

  深度解读

  看不见的客人豆瓣8.8分,imbd8.1分,电影问世以来便有着极高的口碑,这得益于导演兼编剧的奥里奥尔·保罗。

  保罗自小喜爱悬疑文学,深受阿加莎·克里斯蒂老奶奶的小说与希区柯克悬疑片影响,这在片中是出现了影子的,比如希区柯克常用的麦格芬手法,即构造一种不存在的事物起到重要的剧情推进,这在片中正对应了那个不存在的证人。

  而阿加莎老奶奶著作的密室杀人案如古墓之谜,也被导演保罗融入到了片中作为多利亚口述的酒店杀人。

  一部电影编剧和导演在思想上总是有风格差异的,这也是翻拍片口碑扑街现象的一大原因,而身兼导演编剧让剧本与荧幕消除了“信息差“,比如多利亚的打火机被丹尼尔父亲扔掉时与男主沉车镜头来回切换,男主每次叙述后都会下意识看的钟表,多次被古德曼举到男主嘴边的钢笔,这些反复出现的道具并不是电影必备的,却是悬疑片细节处理的亮点所在。

  同时一部成功的悬疑片必须具备令人信服的逻辑关系,《看不见的客人》显然是具备的,小三与丹尼尔父亲乘车时介绍工作时便告诉了观众丹尼尔的父亲是一位汽车工程师,而丹尼尔母亲则是一个出色的演员,这也正解释了录音笔极有可能出自丹尼尔父亲之手,而丹尼尔的母亲只是在做本职内容——演戏。

  亦或是丹尼尔母亲交谈中接到菲利克斯电话要求发送资料却不理睬直接挂断电话的异常行为等等,片中大量的细节处理使得故事线完整收束,逻辑上严丝合缝,出乎意料之外,细想却在情理之中。本片的观念毫无疑问是积极的,导演通过丹尼尔母亲的口中道出了影片主旨: 不遭受苦难就不会有救赎。

  回归到原片名contratiempo,直译为挫折,而中文根据影片内容译为看不见的客人,做到了一语双关,在影片开始,观众会认为这个客人指代检方的神秘证人,而后伴随剧情推动又会联想到酒店中第三人等一系列人物,结局反转,真正看不见的客人即为假律师——丹尼尔的母亲,不可谓不精彩。其中关于影片争议较大的两个点在于最后男主胸前的钢笔漏水是否为赘述与男主的律师菲利克斯会为何先于警察找到了目击者。

  关于第一个点,保罗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钢笔漏水的位置正是心脏的位置,他想传达伤害与死亡。

  而菲利克斯比警察迅速的原因也是影片一个细节,菲利克斯对事件了如指掌,而警察甚至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目击者。两者的信息并不对等,正解释了律师能抢先一步的原因。

  虽然片中不免出现了一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这部西班牙小成本悬疑片无论是演员演技以及剧本质量都属于上乘之作,是当之无愧的诚意之作。

圈套已设好,一步步请君入瓮,解析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