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董勇、郝平三个“老炮儿”首次合作的《三叉戟》让观众看到

  最近,电视剧《三叉戟》火了,虽然现在很多剧集的配置都是“老戏骨+流量演员”,但这部剧活生生地是三个老戏骨撑了起来,有轻演员,却没有流量演员。陈建斌、董勇和郝平这三个龄相加超过150岁的演员硬是从“偶像剧”中抢得一大块流量。目前豆瓣评分8.4,位列一周华语口碑剧集第二位。

  日前,在接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的采访中,陈建斌坦言特别能体会到剧中“大背头”那种人到50岁却不甘心的状态,他表示《三叉戟》的重点不仅是聚焦一起击破金融犯罪集团的探案故事,重点是展现了中老警察的家庭生活和心理状态,这也是能激起很多观众共鸣的重点。

荧屏内外都是人老心不老

  《三叉戟》根据公安作家吕铮的同名小说改编,崔铁军饰演的“大背头”,董勇饰演的“大棍子”和郝平饰演的“大喷子”在轻时是探案组合,如今都接近退休龄,原本都想安安稳稳地等待退休,但在一次缉毒行动中,三人的好友“大撒把”意外牺牲,三个人又从各自的岗位重新组队,在缉拿毒贩的同时发现了更大的金融犯罪,继而侦破经济大案的故事。

  陈建斌出生于1970,今50岁,他特别能理解剧中“大背头”的思维方式,因为现实中的他也常常感受到中的困惑,陈建斌说:“一代人面临自己的时代要过去时,他们内心是不服从命运安排的,还想跟命运抗争,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就是不服从命运,挑战命运,这一点我感同身受。”

  陈建斌用李宗盛的代表歌曲《山丘》来形容这种心态,就是“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说的就是要不畏时光的奋斗,“还有《老人与海》,海明威在书中说到,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在表演中,陈建斌也努力把人到中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注入“大背头”中,“剧中有一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就是我在车底修车,然后从车底出来,是一个镜头完成的,实拍时的过程很费劲,这搁我轻时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

  虽然对角色感同身受,但陈建斌表示在表演上还是有难度的,“四五十岁的男性确实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保温杯、泡枸杞,但其实演一个你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角色是非常难的,因为大家对这种人物是有各自的判断力的,所以演这些是有分寸的,怎么拿捏怎么取舍,都是经过我和导演,还有吕铮认真推敲最后才呈现出来的。”

三个人合作,重要的是默契

  剧中,陈建斌、董勇和郝平三位演员的表演让观众直呼过瘾,评价道“老男人散发魅力让人越看越上头”。

  陈建斌透露,这是第一次和董勇、郝平合作,但气味相投,所以合作过程也很顺利,陈建斌和郝平以前压根就不认识,虽然认识董勇,但也没太多交集,开机前,陈建斌就建议导演应该有围读剧本的环节,“这个过程是熟悉剧本、熟悉人物的关键环节,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陈建斌说,“因为剧本中三个人物必须是知根知底的,很庆幸我们三个人还算是气味相投,大家心思都很单纯,就是要拍戏。”

  除了“三叉戟”之间的默契,观众也称赞陈建斌和陶红之间的夫妻感十足,难道这也是生活中和蒋勤勤的相处之道?陈建斌赶紧否认,“生活中我绝对不可能钻到蒋老师(蒋勤勤)怀里让她去安慰我,大家之所以觉得有代入感,很真实,主要还是因为剧本基础好,陶红老师演得也特别好,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才能那么鲜活。”

戏骨吃香?还是把戏演好吧!

  小鲜肉和流量演员在很长时间是影视圈竞相追逐的对象,如今老戏骨愈发受到重视,对于这种现象,陈建斌认为作为演员首先要把戏演好,因为这是演员的本分,“如果不做好本职工作,单纯去发牢骚要去改变什么的话,就会出现各种混乱的问题。”

  对于流量这个词,陈建斌感觉《三叉戟》里好像没有什么能称得上流量的演员,他说:“我们只能靠演技把角色塑造好,当在中戏上学时,学习如何做演员,做导演,做编剧,也从来没有那如果流量的概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色的东西,但永恒不变的东西也是存在的,对于演员来说,这个永恒不变就是如何把角色呈现给观众。”

陈建斌、董勇、郝平三个“老炮儿”首次合作的《三叉戟》让观众看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