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利长了一张偏苦情的脸,很难和喜剧扯上联系,然而今的一部《旗袍美探》却颠覆了不少人的既有印象。
上海人的马伊利,将女主人公那种上海味演绎得十分有味道,当你觉得她妖娆妩媚时,其实她又可爱俏皮,当你觉得她骄纵任性时,其实她又博爱温暖,稍显浮夸的人设和夸张的动作,却在瞬间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就是喜欢看她作。”
这便是对一个“作女”的最好评价了吧,不过这里的“作”并非贬义的,而是特指那种会来事的性格,有追求,有执行力,又能屈能伸,又从不放弃,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女性独有的魅力,那便“作”到了很高的境界。
在《旗袍美探》这部探案剧里,其实包裹的是时尚情感戏,马伊利从不重复的洋装、旗袍,豪华的洋房和奔驰车,再配上高大帅气的探长男主,已经形成了民国时代最好的滤镜。
有那么一撮人,想象中的民国上流社会,大约就是剧里这般,自由而精致,我们也没必要用所谓的史实去打破这种幻想,一如人们对盛世唐代的幻想。
如果说诗歌是对唐代的最好幻想筹码,那对于民国来说,旗袍就是一种幻想符号,没有旗袍的民国仿佛没有灵魂。
要说中国穿旗袍好看的女明星,不少,但也绝对谈不上多,陈数算一个,张雨绮也算一个,再有近几很火的宋轶。
马伊利在剧中的旗袍秀其实也非常不错,尤其当与女主苏雯丽的整个人设结合起来之后,总让人觉得似乎非她不可。
留洋白富美的时装秀
如果只是为了看破案,那大可没必要盯着《旗袍美探》,无论是从杀人手法还是从破案过程来讲,这部剧都谈不上多新颖,开篇的几个案子,甚至可以用“简单”来形容。
当然也没有简单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只是长期看探案剧的经验已经磨练了观众的智商,基本也清楚一般看起来最像坏人的那个人多半不是凶手。
侦探要具备非常全面的知识,这一点无论是马伊利饰演的苏雯丽还是高伟光饰演的罗探长,都十分具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闲暇之余,还能给你来一回科学知识科普。
然而比起这些,更多的观众还是看服装秀去了,剧中马伊利服装之多,难以细数,除了旗袍之外,还有样式繁多的洋装,礼帽也非常值得细观。
与多种精致打扮配套的便是马伊利在剧中的豪宅,那小洋房即使放到今天也十分时髦,中西结合的装潢风格和宽阔奢华的景致,让每一位初到爱思小姐侦探社的客人都要惊叹两声。
作为一位在法国待了十的名媛,一回国就是买车买房,连打发搬运的小费都比寻常人高出许多,实在很好奇她家底到底有多深厚。
不过目前为止,剧中并没有揭示这位女侦探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总之“有钱”就对了,不光有钱,还非常有品味,从衣食住用行到艺术品鉴赏,都非常在行。
相较之下的探长男主,反而要“贫穷”许多,当然这种贫穷是相对的,只是因为女主太过高调且贵族。
这女主,时不时冒出几句上海话,又时不时冒出几句洋文(法语、俄语都有),学美术出身,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自由和博爱的气息。
这大约就是人们对于民国上流社会的某种想象了,在这种想象之外,评价剧本身的价值就会有些违和。
只有浪漫没有悬疑
除开女主苏雯丽的时装秀,还令人不得不感叹一声“高伟光的腿真长”,天然的身高优势和深邃的五官,简直就是为这种精致民国剧而生。
或许比帝君,高伟光更适合探长这类角色,更时尚也更有人气儿。
其实在没有看剧之前,很多人是很难想象高伟光和马伊利搭档的,无论是从以前的戏路还是个人的经历乃至外形来看,二人都谈不上有什么突出的cp感,然而在《旗袍美探》里,那种奇妙的cp感出现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女侦探和一个警署探长,一边用智商合作破案,一边又暧昧试探的情感大戏。
而且,比起探案,更让人欣喜的其实还是情感。
有时候宛如交际花的苏雯丽,身边总是围绕着各色男人,这也使得探长大人很容易吃醋,可他偏偏不说,反而用一些稍显幼稚的动作和语言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其实很可爱)。
苏雯丽也并非不知道探长的意思,可是她却只是付之一笑,但是她也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会送礼物示好甚至撒娇认错。
说实话,苏雯丽那认错表情和语气,我一个女的都顶不住!何况探长乎?
暧昧的地方就在于,女主出于个人原因或其他秘密,并未与探长很快确认关系,可能比起谈恋爱,探案确实更重要,不过这也是值得寻味的地方。
也是由于这种暧昧不明,为剧情增添了很多笑料和趣味,没有爱恨纠葛,却满满的浪漫和诱惑。
试问,谁不想在一个精致的代里,衣食无忧的环境下,偶遇一个帅气的男主,从此开始一场自我实现之旅,有事业也有人爱。